
我,25岁,历史学专业毕业。
在高考填志愿那年,我和父母的争执就像秦楚相争。我想读历史,他们希望我学会会计或计算机。父亲说:“历史有什么用?学了出来就是失业。”我那时倔得很,拍着胸脯说:“历史能让我明白世界,能让我找到真理。”结果现在想想,那天他叹气转身的背影,倒像是预言。大学四年,我过得很“古代”。别人上课忙着写PPT,我背《史记》;别人社团活动去唱K,我和几个同学钻图书馆,研究《二十四史》里冷门的典章制度。那时觉得,学历史的人,肩上扛着一种浪漫的使命感,像是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意义。可毕业那年,我才发现,浪漫不值钱。我们专业,能直接对口的工作几乎只有中学历史老师。可教师编制就像一座围城,成千上万的人抢一个名额。面试的时候,我穿着衬衫打着领带,准备了三天的模拟课,结果刚开口讲《甲午战争》,面试官打断我:“你研究生学历吗?”我摇头。他点点头,在表格上画了一笔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意味着我已经出局。于是我转身去考研。可考研又像另一场“长平之战”,人山人海。我复习了一年,结果差了两分。那天查分数,我盯着屏幕,心里突然蹦出一句话:“历史从来不记住失败者。”我笑了笑,把手机关上,心里却像是被掏空。没考上研,我只能找工作。可简历投出去,不是石沉大海,就是被婉拒。面试官一看到“历史学”,眉头就会微微一皱,好像我手里拿着的不是简历,而是一卷无用的竹筒。有人直接问:“你们这个专业,到底能干什么?”我愣住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那一刻我才明白,社会对历史的需求,只存在于课本和纪念馆。没办法,我去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,教“人文素养课”。说是素养课,其实就是包装成“历史故事”的应试技巧。课件上写着“如何用三句话记住《三国演义》”。我心里发苦,想起自己当年在课堂上热血澎湃地背诵曹操的诗,如今却要把三国拆成几个考点卖给家长。工资四千,刨去房租水电,所剩无几。有时候我会调侃自己:辛辛苦苦读历史,最后成了“历史的段子手”。
我有个室友,也是历史专业。他找不到工作,去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。每天面对游客,他兴致勃勃地讲文物的故事,可工资是“零”。生活全靠家里接济。他开玩笑说:“我跟这些文物一样,存在是有价值的,但没人愿意为此付钱。”那一刻,我竟笑不出来。
我们这代历史学毕业生,好像都活成了尴尬的注脚。我们有热情,有知识,却找不到容身的地方。社会更需要会写代码的人,会画设计图的人,会做财务报表的人,而不是会讲《大秦帝国》兴亡的人。有时候,我会偷偷羡慕那些工科同学。他们毕业后进了大厂,写着我看不懂的代码,却能月入过万。而我背得滚瓜烂熟的《左传》,在招聘市场上一文不值。朋友聚会时,有人问我:“你学历史的,现在在干嘛呢?”我笑笑回答:“在见证自己的历史。”可说完这话,我心里泛酸。历史学教会我理解时间、理解人心,可它没有教我如何在现实里安身立命。我们这一代人,明白了太多“兴亡成败”的道理,却连一份安稳的工作都难求。我常常想起大一时的自己,坐在图书馆角落里,翻开厚重的《明实录》。那时阳光正好,我满心笃定,觉得读书就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。可如今,我才知道,那条路在现实里并没有出口。但即便如此,我依然不想完全放弃历史。偶尔夜深人静,我会拿起一本旧书,慢慢读。书页翻动的声音,像是过去在提醒我:哪怕无人问津,你曾经热爱的东西,也值得你悄悄守护。也许未来我会转行,去做跟历史毫不相干的工作。可在心里,我还是愿意告诉自己:学历史不是一场错误。它让我看到更辽阔的时间,也让我明白,当下的困境,并不是永恒。只是,这份理解,填不满我的钱包,也换不来稳定的生活。这是我的真实经历,感谢树洞平台,同时也感谢你的阅读
发表评论
树洞使用
最新评论
-
乱写的文字
-
乱写的文字
-
YeVOO
-
YQwR7tvu
-
YQwR7tvu
热门文章
公告栏
免责声明:
用户使用树洞则默认您遵从以下规定:
1、用户在自己的私人树洞发布自己的言论,与本平台立场无关
2、用户如果在自己的树洞里写文字,类似于日记本功能,如未设置私密文章造成的隐私被查阅与平台无关
3、用户如果在公开的树洞里发布敏感言论,平台有权利删除.
苏ICP备2024121812号-3
评论列表(2条)
文博与文化遗产:博物馆、美术馆、图书馆、档案馆的研究员、策展人、文物管理员等
政府与公共事业:公务员(文旅局、宣传部、政策研究室、党史研究室等)、公共事务机构
出版与传媒:出版社/报社历史编辑、记者、新媒体历史类内容编辑/运营、历史顾问(影视剧、游戏)
文化与旅游:文旅项目策划师、景区文化顾问、旅游产品开发、导游
企业与跨界:互联网内容/产品运营、咨询公司行业研究员、企业的品牌文化/公关专员
当下的困境或许只是你人生篇章的一个段落。你曾经热爱的东西,永远都值得守护,即使它暂时无法成为你的职业。允许自己有一段摸索期,允许自己“曲线救国”。
广阔天地,其实大有可为。你的价值,绝不仅仅由一份工作来定义。那份在时间长河中打捞意义的浪漫与使命感,请务必保留在心里。
祝你早日找到既能安身立命,又能让内心丰盈的道路。